1月17日上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特殊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智能眼科图像处理—iMED团队2025研究进展与规划”的专题报告会。会议邀请国家特聘专家、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刘江作专题讲座,为参会师生带来了关于人工智能在眼科图像处理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刘江教授在智能眼科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报告中,全面剖析了该领域的研究对象、技术手段及核心算法的最新动态。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眼科图像处理中的创新应用,并介绍了iMED团队在2025年的科研规划,以及与长春大学携手推进的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低视力关护引导机器人”。

在报告中,刘江教授详细阐述了“低视力关护引导机器人”项目,该项目提出了设计个性化多功能视觉增强系统及多场景智能引导机器人的创新理念。他详细展示了LOVCARE技术路线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并作为项目负责人,详细描述了“低视力关护引导机器人”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强调了该项目在开发个性化视觉增强系统和智能引导机器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精准医疗和公共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刘江教授还分享了智能眼科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实际应用场景和科研技术路线,展示了从二维图像到“3D+t”动态技术的创新突破。通过丰富的案例与研究成果,生动诠释了人工智能与医学交叉领域的创新价值。


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参会师生踊跃提问,与刘江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在问答环节中,师生们围绕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眼科图像处理实际应用、技术路线实施细节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环节中,刘江教授为青年博士解答了关于科研规划,企业对接及AI赋能的相关问题,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耐心解答了师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动讲解。他不仅分享了科研中的宝贵经验,还对师生的研究方向和思路给予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现场互动频繁、掌声不断,充分展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刘江教授的深入剖析和生动诠释,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学术前沿的宝贵机会,也极大地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探索的热情。学院将继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特殊群体医疗的协同发展,为师生提供更多与学术前沿接轨的交流机会。
特殊教育学院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领导、骨干教师以及研究生共同列席参加了此次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