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铮,中共预备党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荣获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2-2023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023年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二等奖。公开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1篇,EI检索论文3篇,国际期刊论文4篇,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1项。
天道酬勤 力耕不欺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阶段和转变。对王立铮来说,从本科到研究生的转变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觉醒与成长。
“回想起本科时期,我曾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成绩并不突出,也未曾深入参与学生工作。”那时的王立铮对生活和学习都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每天只是机械地重复着上课、考试、放假的循环。然而,毕业后的工作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与那些来自高水平学校的同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他们的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显得更为成熟和睿智,这让王立铮深有感触,也激发了他改变现状的决心。“于是,我选择了回到学校继续深造,希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弥补过去的不足。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就下定决心,一旦考上研究生,就要全力以赴,彻底摆脱本科时期的平庸状态。”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王立铮开始了全新的学习和生活。他深知自己与那些天赋异禀的学霸相比,在学习能力和效率上有差距,但他始终相信,勤能补拙,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果。王立铮始终保持着勤奋和专注的学习态度,不断查阅文献,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努力提升学术水平。“在这三年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也获得了一些奖励和荣誉。但我深知,这些成绩只是我努力的回报,而不是终点。”
在长春大学求学期间,学生工作与学习科研成了王立铮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两者看似不同,实则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他成长的轨迹。
王立铮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发现和创新。专注的学习让他在专业领域得以深耕,为提升专业本领和科研能力奠定基础。长时间埋头苦学也让他陷入自己的思维圈子里,对外界的事情变得不那么敏感。“学生工作则为我带来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学生工作中,我需要跳出学术的框架,以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种转变让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认识世界,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和合作。”此外,通过在学生工作中和其他同学的协作交流,王立铮不断从更优秀的人身上汲取营养,周围人的成功经验和努力精神都给了他很大的启示。
在研究生阶段,能够成功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无疑是对学术能力的一种认可。对王立铮而言,这样的经历不仅带来了成就感,更是科研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我的第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从最初的选题到最终的发表,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在论文准备过程中,王立铮主要针对某一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然而,改进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曾多次遇到方向上的错误,导致算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幸运的是,导师的宝贵意见为我指明了方向,帮助我解决了许多难题。”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王立铮深刻体会到沉下心、踏实做科研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科研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不断尝试、不断探索,面对科研上的挫折和困难不能气馁,更不能浮躁。只有沉下心来,多方面尝试,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果。
论文的投稿过程同样充满了挑战。国内的核心期刊众多,每个期刊的审稿标准和要求都不尽相同。在投稿过程中,王立铮多次被拒绝。“每次被拒绝后,我都会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尝试寻找更适合的期刊,最终,我的论文被某个核心会议推荐到了核心期刊上,得以发表。”成功并非偶然,它需要有足够的努力和付出。同时,王立铮也学会了如何在科研的道路上保持一颗平常心。
无数次的爬坡过坎和乘风破浪塑造了今日的王立铮,凭借着对学术科研的热爱和“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的坚持,让他不断拓宽知识和自我的边界。在这条充满挑战的科研之路上,王立铮将保持热情和毅力,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筑牢前行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