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教育部正式公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本次拟认定5999门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500门,我院申报的《高压断路器高压测量试验虚拟仿真》课程成功入选。
学院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定位,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为核心,加强专业“三实”课程体系顶层设计,通过实验教学与AI、大数据、三维建模等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搭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课程团队针对高压断路器测量试验中存在的高风险操作、典型故障复现率低等教学痛点,历时三年进行技术攻关,采用“场景式+交互式+启发式”三维教学方法,构建了覆盖“设备认知-操作训练-个性考核-故障分析”的完整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课程资源建设上,团队自主研发了高压断路器三维模型库、故障案例数据库及智能评价系统,真实还原了550kV电压等级的断路器试验场景;学生可通过自由视角切换、部件拆解组装和参数实时调节等功能,深度掌握高压设备结构与高压测量工作原理。这种虚实融合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高压实验教学中存在高成本、高危险、高耗时;难观察、难操作、难重复的“三高三难”问题。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正成为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学院面向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贯彻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持续完善“虚实融合、产教协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加速教育教学数智化转型,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引进AI助手与知识图谱技术,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示范课程与智慧课程。